重疾险衰落背后:健康险面临整体转型
本报记者 杨菲 郑利鹏 北京报道
重疾险增速继续“滑坡”。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重疾险保费收入4574.6亿元,同比下滑6.7%。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重疾险保费近年来首次负增长。
当前,重疾险在我国健康险体系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重疾险保费收入占健康险保费收入的52%。
“其实,过去中国的重疾险已经卖出了2亿多单,它的渗透率相对比较高,所以它的存量市场使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遇到了‘瓶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连续5年出现“滑坡”
重疾险保费增速已经连续5年出现“滑坡”。具体来看,2016—2021年,重疾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528亿元、2245亿元、3198亿元、4107亿元、4904亿元、457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8.8%、46.9%、42.5%、28.4%、19.41%、-6.7%。
“重疾险保费下滑根源在2015年监管取消代理人资格考试,代理人数量急剧增加,但保险公司并没有做留存,也没有提供专业的培训,新人做完自保件、再卖一波缘故客户后就离开了。”重疾不重(北京)健康科技创始人丁云生曾表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何小伟向记者表示,重疾险保费“下滑”有四点原因:第一,惠民保这类城市定制型的百万医疗保险,对重疾险这类重资产的替代性和冲击性很大;第二,随着居民收入上涨的速度下降,大家的支付能力下降,而重疾险这类标准的商业性保险,价格相对比较昂贵;第三,去年重疾险定义的修订,透支了很多需求,短时期内还无法得到缓解;第四,对互联网人身险的监管,收紧了市场准入,对一些小型公司在网上销售重疾险产生了直接的约束作用,客观上也产生供给收缩的影响,而保险产品本身是对推销依赖很强的产品,如果没有持续地给消费者刺激,需求很难被调动出来。
朱俊生认为:“重疾险虽然是健康险,但其实更带有寿险的属性,它自带天花板。其中有两个意思,第一,它主要保健康体;第二,它的件均保费相对比较高,所以收入门槛要求也比较高。其实过去中国的重疾险已经卖出了2亿多单,基本上它的渗透率相对比较高,所以它的存量市场使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遇到了‘瓶颈’。除此之外,自2016年以来,整个医疗险快速的兴起,在补偿医疗费用方面,以百万医疗为代表的医疗险,杠杆率更高,在这点上,比重疾险更有优势。”
影响新业务价值下滑
据了解,健康险是人身险三大主要险种之一。目前,重疾险在我国健康险体系中占据主力地位。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重疾险保费收入占健康险保费收入的52%。
重疾险保费的概念是指规模总保费,包括续期保费和新单保费。相比较续期保费,重疾险新单保费的下滑更为明显。“过去大型保险公司个险渠道的一个重要产品就是重疾险,因为重疾险新单保费的大幅下滑,所以目前个险渠道中新单保费下滑较快。而且直接导致很多营销员离开行业,从2018年到现在减少了200多万人,整体下降了34%,这都有直接关系。”朱俊生指出。
另外,以五大上市寿险公司为例,经过过去几年的价值转型,其长期保障险均以重疾险为主。因此长期保障型(重疾险)的保费占比下滑,对其新业务价值产生直接影响。
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分别下滑23.3%、23.6%、24.8%、34.9%、40.6%。
针对新业务价值下滑的情况,新华保险副总裁兼总精算师、董事会秘书龚兴峰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整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高价值业务比如重疾险客户支付的能力,以及队伍整体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很大的挑战。
据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从2016年开始,平安人寿重疾险新业务价值占比逐年下降,2019年,其贡献的新业务价值将近500亿元,但仍占到了公司全部新业务价值的66%;2020年,其重疾险新业务价值近乎腰斩,不足260亿元;到2021年上半年,其新业务价值更是只有93亿元。
对此,保险公司未来的经营思路也应当有所转变。朱俊生表示,一开始,因为没有医疗险,所以以重疾险为主,而现在医疗险已经起来了,重疾险应该发挥的功能是收入补偿,而不是补偿医疗费用,因为在补偿医疗费用上,医疗险更具优势。比如在得了重大疾病之后,需要有比较长时间的休养,或者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等,收入可能会有损失,所以重疾险的功能是收入补偿,未来要更加强化这一点。另外,过去重疾险虽然渗透率比较高,但是保额相对较低,所以未来可以在保额的提升上去做一些文章。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健康险整体思路的转型,可能是要在重疾险之外全面地拓展医疗险。目前,现在的医疗险,主要保的是健康体,未来要向带病体去辐射;其次,现在保的年轻人相对比较多,但是整个社会越来越老龄化,老年人往往是医疗费用花得最多的,不到20%的60岁以上老年人花费的医疗费用是70%,理论上,医疗费用在哪里,医疗保险就在哪里。所以整个行业应当从重疾险向医疗险转,医疗险从健康体向带病体转,从年轻人群向老年群体辐射,这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朱俊生强调。
(编辑:郑利鹏 校对:翟军)
【来源:中国经营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03-07
-
03-07
-
03-07
-
03-06
-
03-06
推荐阅读
-
-
银鹏控股公司:业务交流促提升互学互鉴共进步|世
3月2日,银鹏控股公司董事长刘懿婷带队前往中粮集团期货公司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中粮期货公司从业多年、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现场更多
2023-03-07 17:52:41
-
-
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在山西综改区开
山西晚报讯(记者温丽芳通讯员张晓茹)日前,总投资约11亿元的山西华钠铜能(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在山更多
2023-03-07 11:51:14
-
-
建行阳江市分行:践行金融惠民理念-全球关注
2月24日,随着客户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并成功放款,标志着阳江市建行“带押过户”业务取得历史性突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鼓励推广二手房更多
2023-03-07 11:53:21
-
-
焦点简讯:证监会同意三超新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中证网讯(记者昝秀丽)证监会网站3月6日消息,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来源:中国证更多
2023-03-07 09:57:39
-
-
美股航空股6日全线走低
中证网讯(记者赵中昊)当地时间周一(3月6日),美股航空股全线走低。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波音跌1 49%,美国航空跌1 47%,达美航空跌1%,更多
2023-03-07 09:43:44
-
-
世界热资讯!晋钢控股集团荣登2022山西省品牌十强
近日,“品牌强国(龙城)论坛”在太原举行,发布“2022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以及“2022山西省品牌100强”。晋钢控股集团以218 9亿元的品牌更多
2023-03-06 17:38:52
-
-
手绘报告:2023预期目标
【来源:中国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xx更多
2023-03-06 16:46:31
-
-
惠州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成功落地
3月1日,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拿到了全市第一张使用数字人民币账户缴纳税款和非税收入的完税凭证,标志着惠州市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更多
2023-03-06 11:50:50
-
理财